星期六, 12月 31, 2011

【女王日記】水彩作業:紙上混色---又見秋景

     
〈前言〉洪老師關注臺灣海岸及水彩的築夢計劃
〈主文〉草稿簡單標出樹幹、水岸、石頭
一、全張刷水︰避開溪流和石頭
二、天空樹叢:在樹梢上方塗天空的顏色(鈷藍)---亮葉避開天空(黃鎘+鎘黃)---亮葉加暗(鎘朱+鎘黃)---可刷至陸地的邊(鎘朱+鎘黃+岱赭or焦茶)---樹葉疊色(胡克綠+黃赭+岱赭)---比綠暗的部份加色(黃赭+鎘朱=有紅色的感覺)

*放膽撞水,會有意外的驚喜,這是水彩魅力之處。
三、右方樹叢:最暗(原色+焦茶)
四、樹梢枯枝:用乾筆刷 (黃赭+岱赭+鎘朱)--- (蘭竹筆)
五、溪水源頭:畫面正中央(焦茶+剩餘的顏色)
六、石頭:石若暗水就亮。用疊色的方式比較好看(群青+岱赭)
七、樹幹:重點來囉!先給樹幹一點顏色再洗出亮面(趁未乾時)
八、灰色水波:(原色+群青) 一段一段的留白可產生激流的效果---乾筆會有氣泡的感覺---石頭下方比水色暗---再加強水的暗面(原色+焦赭) (老師很滿意12號的半貂筆)
九、回到樹下:胡克綠+岱赭
十、樹枝:前方的樹做出明暗,後方的樹鉤淡色即可(可先用鉛筆鉤出,不上色)
   
〈後記〉
此次的投票,<春日櫻花>拜給<秋水樹姿>所幸老師使其拜部復活,待101年春天來時,就 可臨其境了。這兩張圖片讓我想到對聯春風大雅能容物,秋水文章不染塵,不論是春花、夏木、秋意、還是冬景,都有大美在其中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完稿時正是1001231日,回想這學期與大家畫畫的日子真是美好,老師常說我們像是辦同樂會,吃吃喝喝很開心。感謝細心的班長、提供美食的同學以及樂在學畫的夥伴們,Wendy珍惜和您畫、的時刻。
        
敬祝
新年平安喜樂
     
p.s 下週上課照張團體照吧!
在家跨年的 Wendy   2011/12/31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
樹幹和樹枝

樹幹和樹枝

月曆照片

星期二, 12月 27, 2011

【女王日記】聖誕傳情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Ellen送了兩棵聖誕紅,我將其安置在兩個辦公室門口,對Ellen說:「妳看:我們多麼門當戶對啊!」太后和我各捐一盆擺在電梯門口,在紅綠的裝飾下,冷硬的電梯頓時溫馨起來。

小禮袋裝著兩株迷你聖誕紅,電梯內也有了一番生機。

12月23日依往例表演「聖誕踢踏舞」,甫退休的「踢踏女王」Cristy也返校支援。Lily是今年的生力軍,入社才三個月就能跟上舞步,著實令人佩服。平素正經八百的我們跳起踢踏舞來,個個活潑有勁,學生們看得直喝采。


貼心的Cristy為"舞師"及"舞友"準備聖誕禮物,自製的卡片印著近期的兩張水彩畫,色彩繽紛協調,頗有名家架勢。









星期一, 12月 26, 2011

【女王日記】1983年的明信片

          
近日課本上到王羲之的<蘭亭集序>,課文交由實習老師傳講,之後,我用一節課補充王羲之的簡帖。


去年在清大聽蔣勳老師談書法美學,對內容尚有些許印象,又翻閱他寫的<漢字書法之美>,文字風格清逸如啜佳茗,入口甘甜,使人通體舒暢。


我特喜歡<快雪時晴帖>,字形飄灑有味。<奉橘帖>筆觸滑潤、粗細安排得宜,"奉橘三百枚,霜未降,未可多得",使人體會到朋友之間的深情敬重。


昨日為了找賀卡,在抽屜裡翻到小學老師寫的明信片。母親一直珍藏著,因為老師那句:「我午夜夢醒時都為你微笑」深深打動她。母親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人如此看重她的女兒,使她非常的欣慰。


年初二返鄉,從母親手裡接這張明信片時,我納悶一下。若非「郵戳、地址、收信人」的提醒,我就會永遠遺忘它了。


國小畢業至今已過35載,我捧著28年前的祝福,回想當時恩師對我的期許:做一位好老師、惜時精進、運動健身,看似平常語,卻句句中肯。


忽然,我明白為何張侯等人會珍藏王羲之的便條了。除了「美」之外,「深情」才是主因啊!




林老師的明信片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林老師與小四生合照









星期六, 12月 24, 2011

【女王日記】水彩作業:秋景有靈,知我是知己

           
期末,又到了水彩班抽畫的日子。同學有17位,而洪老師現場教學的畫只有8張,誰能得到畫呢?那就抽籤吧!

新同學都期待手氣好能抱得「美圖」歸,我鮮少抽中老師的畫,也不在意畫歸何家。「嘿,這個數字11是啥?」「Wendy, 恭喜妳抽中<秋景>!」<秋景>?就是筆記回信最多的畫,而我因事忙始終無法提筆的作業就是”她”,抽中的機率是1/17,Wow,這是最棒的聖誕禮物囉!

下文是先前mail 給大家的筆記及同學的回應。

一【筆記:詩與畫】
「遠上寒山石徑斜,白雲生處有人家。停車坐愛楓林晚,霜葉紅於二月花。」

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<山行>,末句渲染山楓之美勝過春日繁花,生機蓬勃,超越其他詩人的悲秋情懷。步入中年的我越發喜歡這首秋景詩 ,那天看著老師畫圖心中就一直默念此詩,誰說半百沒有好歲月呢?希望大夥兒都能像塔莎奶奶一樣懂得創造生活的樂趣。

好,咱們言歸正傳來畫畫吧!

二【洪老師畫中話】
1. 色相複雜的畫法可使用重疊法,大量的水可使色彩推擠形成不規則、朦朧的畫面。
2. 不要擔心把畫搞砸,凡事都有起頭,熟練後就好了。
3. (簡單素描)輕輕的畫出山頭和步道;將樹幹標示出來。
4. (全張刷水)避開中間的步道及右側的稜線。
5. (上色順序)黃樹- 綠樹- 紅樹- 赭色。
6. (區塊處理)等畫紙乾透再刷水就可避免顏色滲透過去。
7. (氤氳之氣)滴水-立起畫板-用排刷吸掉顏料;也可等畫乾後局部打濕-取棉濕布刷出煙霧。


三【同學對筆記的回信】

同學A:感恩好詩好畫,還有你清楚簡潔的提示,讓我更有信心畫這一幅畫了。今天和薇薇的學生一起去走了一段霞喀羅古道,雖然沒有看到滿片楓紅卻也滿吸芬多精及賞了美景。那兒的水美極了,明天再傳給你。

同學B:非常謝謝妳拍的照片和解說、外加詩詞的襯托。除了美美的畫還有濃濃情境。感恩不盡!

同學C:感謝妳的筆記做得真好,還順便配上ㄧ首詩,使畫畫過程更覺有意境。上次柿子的筆記也寄給我好嗎,我還沒交作業想重畫。

同學D:謝謝您的分享,畫美詩更美。雖然照片很多可以參考,但我覺得這張畫真的不好處理,雖然很有耐心的把它畫完,但意境好像跑走了,尤其最後面帶紫色的樹林全走樣了,消極的作法留給老師改了。我之前看過塔莎奶奶的書,我就好喜歡,來來回回欣賞了好多遍,其實很嚮往那樣子的生活方式,我印象中他是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,回歸到很自然的生活型態。

同學E:謝謝妳的摘要,對無法下筆的我,真是獲益不少。配上提示,除能體會秋景的美,又認識杜牧的詩,真好!畫畫還能增加文學素養,好開心有妳一起上課,求求妳可不能翹課喔!

洪老師的原作(秋景)

星期五, 12月 23, 2011

【女王日記】水彩作業:紅綠的對比,繽紛聖誕

   
*洪老師畫中話
1. 三個主線:紅葉、綠葉、背景。其中紅色、綠色的色相互補,背景空間為低彩度。


2. 主角為左前方的花。


3. 葉子須一層一層加暗,紅葉掺有黃色調。


4.水份的控制順其自然,自有趣味。


*評畫:
Cindy:「葉子上的點點,看起來怪怪的,沒有耶誕節的Fu,但是構圖不錯。」


Wendy:「唉呀!我的聖誕紅畫成聖誕紫了。」


洪老師:「這沒關係啊!顏色不是重點。」


同學A:「天哪!這麼多葉子把我搞慘了,少畫了一片。」


洪老師:「這沒關係啊!葉子多寡不是重點。」


同學B:「那什麼是重點?」


洪老師:「呈現葉子的前後關係、要強調暗面。」






星期四, 12月 22, 2011

2011-12-21 看人的喜好

            
「B真是一個優秀的工程師!」A一直想找機會與B合作,朋友們聽到這話不只一次了,旁人看來是不錯的組合,但總是不見下文。


最近又聽到同樣的話,忍不住想去弄明白,在一個偶然的場合裡從B的好友處得知,原來是B不欣賞A的行事風格。


就這樣?我們很難看到自己的某一部份,我們覺得很棒的東西,在他人眼裡卻可能是糟粕。
      

星期一, 12月 19, 2011

2011-12-19 對話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「昨日聽B說要看人的優點,這很不容易,想到近日偶然在網路上讀到的書(淨空法師講述 了凡四訓),覺得他講得很好。」


「人與事,不應該用同一種觀點。人須往好的看,事就必須往對的做,我個人並不認同,事與人不分。」


「我的經驗是人在做事!而人非只(或絕非)是理性、邏輯的動物。即便你是對的(想想瞎子摸象...),如何說、何時說也是藝術,很多時候,我們說的在聽者的感覺裡,可能完全不同。」

是信念(心念,起心動念)主導著我們的生活,我們的矛盾常常是口說要A,心理與行動卻是反對、鄙視它。

信念是習慣、是無意識反射(如開車),很難察覺,也難改。以此觀點看,人究竟勝於機器(忠實執行記憶體內的指令與資料)幾分?
             

星期四, 12月 15, 2011

工專畢業30年同學會

             
一群不是髮白,就是頭禿的ogs們
從17歲走來相會
笑談青春往事
並預約下一個30年聚會


與我們相遇時相仿的是
或許這是第二個青春期
只是少了狂飆、苦澀
多了些溫暖的笑容


好友們,期待下半場再相見




2011-12-15 約會及不速之客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優雅的餐廳裡,午餐時間,客人不多,美食當前,又有好友相伴,可惜多來了兩位客人。


席間談話,好友被B圍繞著,直到B說趕時間先離去了。


吃完點心,主人對C說:「你不是要上班嗎?」
無奈C不解其義,竟回說不急。


不急就不急吧,A看著好友苦笑,心裡直嘆氣,今天是泡湯了,下次再找機會吧!
             

星期二, 12月 06, 2011

【女王日記】歲末感恩餐會︰仿作蘭亭集序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「建國百年,歲在辛卯,仲冬之初,會於犁頭山陽之芎林,聚會事也。群賢畢至,少長咸集。此日有康家兄嫂、弢哥,Eileen;又有儒雅Din老師,Ron Wendy引Ray, Cindy同來,列坐其次。雖無晶華王品之盛,一樽一語,亦足以暢敘幽情。是日也,天朗氣清,涼風習習,仰觀玉液之姿,俯察佳餚之盛,談書言志騁懷,足以極視聽之娛,信可樂也。」

百年歲末感恩聚餐在12月3日,Eileen 特地邀請康大哥夫婦和Din,一桌九人邊吃邊聊,相談甚歡。Eileen展現了美學的功夫,廚房吧台點心區、餐桌的杯盤燭花、溫馨角落的配搭無處不美;弢哥的廚藝好得沒話說,從清湯、前菜到沙拉,樣樣令人回味無窮。

好,先來看看我們的菜單吧:

<紅酒>西班牙鬥牛士紅酒、法國蔚藍海岸葡萄酒
<前菜>冬瓜鮮湯、醃橄欖起司紹興蝦、奧瑞岡手工麵包、特調香料醬汁鮮蔬沙拉
<主菜>馬鈴薯雙蔥泥配法蜜樂火雞肉
<點心>薔薇紅豆派、阿默巧克力蛋糕、東方美人茶  :)

首度赴宴的康大哥身著紅綢襯衫配黑色西裝、康大嫂是唐式黑綢鑲紅邊套裝,二人盛裝出席,讓晚餐的氣氛顯得更隆重大方。當天正巧是 Cindy 17歲日, Eileen 和 Din 都準備了禮物,一旁的康大嫂直嚷著:「怎麼不先告訴我啊?我也準備一份禮物讓孩子開心開心哪!」大嫂喜歡小孩的心情真是溢於言表啊!

Ron按:
Eileen剛完成一部新作,明年2月出版,心情愉悅。
康大哥是工程博士,兒女都在美國,退休生活很活躍,目前手上還有3個讀書會,最近讀的是「未來」,說是不容易讀的書。老年生活如此,令人羨慕!


附錄:王羲之<蘭亭集序>原文
「永和九年,歲在癸丑,暮春之初,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,修禊事也。群賢畢至,少長咸集。此地有崇山峻嶺,茂林修竹;又有清流激湍,映帶左右,引以為流觴曲水,列坐其次。雖無絲竹管弦之盛,一觴一詠,亦足以暢敘幽情。是日也,天朗氣清,惠風和暢,仰觀宇宙之大,俯察品類之盛,所以遊目騁懷,足以極視聽之娛,信可樂也。」
     




















星期日, 12月 04, 2011

2011-12-01 華德福及其他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今日有機會聽一個朋友分享華德福的理念,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其兒童發展論(雖然,它關心的是人的整體發展)。

  • 0~7歲,Willing
    • 肉體、運動發展
    • 善(Good)的教育,模仿
    • 老師像宗教家
  • 7~14歲,Feeling
    • 透過老師的權威
    • 美的養份,藝術活動、體驗
    • 老師像藝術家
  • 14~21歲,Thinking
    • 真理(Truth)的學習
    • 老師像科學家
  • 21~
    • Body Maturity
    • 批判
  • 35~
    • 接受
  • 42~
    • Soul Maturity
    • Extending scope of concern
    • Leader of society, in general
  • 63~
    • Spiritual Maturity 

據說在德國,華德福學校約有10%左右,在台灣則還是另類的體制外學校,只因其與主流體制的想法差異太大。

另類收穫:
教師、教練的特質:分享者具有的平易與耐心是我所欠缺的、自己當教師時不免動怒、動氣。尤其是面對不同的學員時主觀、偏見、特定既成印象所引起的情緒,如輕視、嗔怒、分別心等;或是特別另類的學生時也是。

星期四, 12月 01, 2011

【女王日記】水彩:女神卡卡?

這是一份遲交的作業。兩年前擔任高三導師,課餘時間得批改作文,毫無畫畫的心思,這幅靜物畫的進度到1/2就停擺了。重拾畫筆後,覺得心無掛慮,畫畫似乎沒這麼難了。

【畫評】
Ron:怎麼看起來像荔枝乾。(我來添點紅色)
Cindy:磚塊像沙朗牛排。(老師的也很像牛肉啊!)
同學A:哈,哈!妳這幅可命名為"女神卡卡"。(為啥?)因為這塊很鮮紅適合作牛肉裝。( ><" )


桃荔杯葉磚1(兩年前的作業)

桃荔杯葉磚(完成)

桃荔杯葉磚(洪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