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6月 23, 2013
星期六, 6月 22, 2013
2013-06-22 文學列車上的OGS
午後的清大,被拉去參加「文青」的活動,最差就吹冷氣睡覺,也是不錯。
現場自然很多年輕人,還有他們的父母輩,台上三位作家,只有劉克襄我算是他的讀者,其他兩位對我來說,郭強生、王聰威,都算是新人類了。
劉克襄現場朗讀了他的一篇短文,「青瞑公的最後旅行」,文章描寫他陪著晚年失明的阿公搭火車從台中到彰化,那一年他考上大學,就要離家北上求學。
相較於年青世代的作家,劉克襄無論是從口音、內容、行文用語、模式,都比較像是來自中部鄉下的OGiSan,從他口中你不會聽到英文,或是一些來自西方的作者或理論名詞,就是感覺上他離「文學」好遠、好遠,也讓人覺得他在這個活動現場好像是孤單的或是突兀的存在似的。
還是其實這是我自己的感覺!
後來從圖書館借了王聰威的「濱線女兒─哈瑪星思戀起」,「複島」,兩本描寫父、母兩邊的家族故事,大約是旗津、鼓山那邊吧。作者鋪陳故事的能力與文字運用,值得細細品味!
是歷史學家說過的吧,歷史是一種記憶,集體的記憶。
每一代都有故事,除非前人沒有紀錄-可能出於愚昧或是惡意-或是我們選擇遺忘,不去紀錄。
記憶的一種型式是書寫,不停地書寫、詮釋,這就是歷史吧。
![]() |
2013 台積心築藝術季「文學列車之旅」
朗讀在午后 文學分享會
2013 年 6 月 22 日星期六 14:00
地點: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
|
星期五, 6月 07, 2013
2013-0607 純聊天
客從遠方來,旅途疲憊。
問起近況,答曰離開之前老闆才公佈了組織改造,管轄範圍被縮減,老闆當然有他的策略佈局與理由,只是辛苦工作了兩年後,面對如此改變心理不免失落。
近日重訪一棟亮麗的商辦大樓,去年R公司在那邊新設分部,新的招牌、傢俱、裝潢。去之前問了關於R公司的近況,「SOB」朋友一付積忿難消的口氣,無法釋懷,說他們早搬走了,一場大戲匆匆上台,幾個的月的光景,悄悄收場。朋友也許因這場戲,失去credit,或甚而可能因此得罪了這些關係人。
果然是同個地方,招牌換了,人換了,但人的連結從HS到HZ又繞一圈回到此地。老闆果然玩起新的GAME,我笑著說「因為TW薪資低,對岸來台投資,TW人不知道該感到高興還是悲哀?」,老闆解釋「薪資不是主要的考慮,TW工程師素質、穩定度各方面都不錯!」這GAME太複雜,不是我所能理解的,只能微笑以對。
這是純聊天的meeting,會後秘書送至電梯,我不小心說出自己來過這大樓,欲再詢問,「故事很長,有機會再說!」
這世界永遠是變動不居的,就像流行商品一樣,不會永遠高居銷售排行榜,即便是今天看來很棒的想法,很好的團隊,事過境遷之後再來看也許不然,但這是眼下我們所能採取的最佳行動方案,眼下的行動方具真實與意義,去擔憂未來會如何只是徒增困擾罷了。
人的遊戲一直是進行式,就像三國群雄並起,有的雄霸一方,有的流竄無據,有的快速殞落,有的只是觀眾、評論員,或是被動地被大潮推動無力改變,各路英雄豪傑,各擇明主,成就一生事業。
找來東坡居士的詞,大江東去。
大江東去,浪淘盡、千古風流人物。
故壘西邊人道是,三國周郎赤壁。
亂石穿空,驚濤拍岸,捲起千堆雪。
江山如畫,一時多少豪傑。
遙想公瑾當年,小喬初嫁了,雄姿英發。
羽扇綸巾談笑間,檣櫓灰飛煙滅。
故國神遊,多情應笑我,早生華髮。
人生如夢,一尊還酹江月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